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8月26日,“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威尼斯娱乐城-威尼斯澳门 赴湖北江西实践队成功抵达江西南昌并按计划顺利开展了此次实践活动。
26日早上九点,队员们集合之后步行前往了八一广场。来到八一广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那一座高大威武的起义纪念塔,是1977年为纪念“八一”起义五十周年而建。塔呈长方体,总高45.5米。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牌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步枪和用红色花岗石拼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组成。纪念塔造型雄伟挺拔,寓意明快深刻,上下分别设置的6层灯光和多组投射灯,使夜间塔身显得明亮通透,昭示人们,八一军旗永远鲜红亮丽。纪念塔四周有很多游客,有跟我们一样的大学生,也有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家长,看着塔身上的浮雕,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燃烧了一代革命先烈们激情与热血的年代。广场中央是一座由造型精美的国旗台,正南面的基座上雕刻着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字,正是包括南昌起义参与者在内的革命先辈们燃起的星星之火,最终变成了燎原之势,为中国人民带去了光明与希望,才有了我们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
27日,实践队员们一起来到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处革命旧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进入纪念馆,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起义的五位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雕像,五位伟人昂首挺胸看着前方,挺拔的脊梁撑起了那个黑暗的时代。纪念馆内部陈列着众多的来自于南昌起义的文物,包括起义中使用过的枪支、起义人员的随身物品,还有南昌人民支援起义时所用的小推车,令实践队员们印象最深的是一面刻满了名字的墙壁,上面是可以查到姓名的起义者,墙上有上万个烈士的名字,但这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革命者已经查不到具体的姓名了,昙花一现的他们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都是无名的英雄。下午,实践队员们一起来到了位于赣江左岸的滕王阁。南昌不仅有着令人敬仰的红色文化,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化名城,散文名篇《滕王阁序》便是王勃为赞美滕王阁而作,站在顶层,凭栏而望,脚下便是滚滚流动的赣江,凉风阵阵,让人心旷神怡。
至此,此次实践活动的南昌部分便结束了,队员们于28日一起乘车反回了武汉,并于29日来到了此次实践活动的第二个目的地——武汉首义广场。在这里,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武昌首义纪念碑、孙中山先生雕像以及俗称“红楼”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北广场上,雪松苍苍、绿草如茵,更有一排排棕榈,一方方花坛,一条条曲径,参差交错,绚丽多姿。南广场上,彭、刘、杨烈士雕像用红砂石重新铸造,1000年不会风化,象征着烈士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在广场上的小亭子里,队员们还看到了以二胡为伴奏,颂唱经典红歌的市民们,雄壮的歌声伴着悠扬的二胡声,传遍了整个广场,更增添了庄严的气氛。
此次实践活动至此圆满结束,队员们在回学校的路上纷纷交流着自己的感想。这一路上,队员们清晰地感受到了革命最初的不易,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无数人用自己的鲜血和青春铸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燃起那点点星火,却需要无数人前赴后继地去尝试、探索,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年代无疑是幸运的,正因如此,我们更加不能忘记先烈们为今天的和平盛世做出的贡献,更不能丢弃先烈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革命精神。生处这样的美好时代,我们不需要去抛头颅洒热血,但这不是我们只知享受的理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任重道远,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革命精神,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