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本网讯(编辑:刘桂梅,谢裕畴)7月20日,“能源之水——水质行”武汉大学赴广州,武汉,咸宁三市暑期实践队活动最后一天,全体队员在广州珠江沿岸发放实践主题相关的问卷调查。
作为广东省省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国的“南大门”,2012年广州人均GDP达105909元,居中国城市第一位,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拥有九大国家级产业园区。广州能源消耗大,能源用水产业发达,拥有大量的能源水处理公司企业以及高端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早上集合完毕,实践队集体出发前往目的地开展调查。沿着江岸,迎着徐徐江风,波光粼粼的江面倒映着两岸的高楼大厦。沿江两岸,有休闲地散步的老人,有急匆匆赶路的白领,也有嬉戏游玩的游人。我们的队员分为三组,各组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在码头上,我们的队员们向等候轮渡的旅客发放了问卷。广州市民非常热心,很认真地为我们填写了问卷。其中,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对我们的问卷非常感兴趣,问了许多问题。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碰到一些不会讲普通话的市民,由于存在语言沟通问题,还闹出了一些笑话。
在珠江渡轮之上,实践队员们有幸采访广州本地人,了解到珠江水质近些年的变化,可见广州民众对环境的关注度还是挺高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奶奶,尽管眼镜已经看不清问卷上的字体,尽管对能源领域的水处理技术运用不太了解,还是在实践队队员的读题之下,耐心做完了整个问卷,并且给实践队员们提了很多建议,哪些问题设置不够合理,哪些地方的问卷调查更具有代表性等等。实践队员普遍感受到广州人民的热情。
随后,实践队员前往广州塔,珠海广场,越秀公园等地问卷调查。伴随着夕阳的余晖,实践队带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宿地,一天辛劳的问卷调查任务圆满完成,而实践队十天的武汉,咸宁,广州三地实践也告一段落,十天的旅程,我们同甘共苦,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对专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实践队队员之间也结下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