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一轮又一轮道德模范的评选,一次又一次地修整被现实碾压过后残损不堪地灵魂。我不管那现代文明给他们贴上怎样的标签,我只看到,他们是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我是武汉大学的学生,黄来女也是。
中国之大,未必是每个人都了解黄来女的事迹,就算了解,又有多少人能看透那寥寥简介之后的辛酸苦难?但每一个细看的人,定是泪水夺眶而意志愈发坚定。与我看来,她的伟大在于四个字:求学,尽孝!
对于富豪之家的二代而言,日进斗金不算伟大,对于权贵之家的子女而言,官场纵横不算伟大,对于文墨世家的子弟而言,读书上学不算伟大,然而我要说,对于黄来女而言,考上武汉大学,却是一种伟大。
出生于广西合浦县一个普通家庭的她,4岁时母亲因不堪生活压力而离家。不久,父亲黄道富打临工的文工团又解散了。黄道富只好带着女儿到外地闯荡,靠卖唱、帮工、做小买卖相依为命。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阻力有多大,请看看周围的芸芸众生之所以平庸的原因就会明白。能破茧而出的人,就是伟大的。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求学的精神,鼓舞着并支撑着黄来女,走过她的路。
黄来女可以成就她自己,每一个平凡的我们也一样可以。可惜的是,同样就读武汉大学,有多少人是放弃了这样的机会?有些人视读书为书呆子之行为,整天风花雪月,灯红酒绿,有些人待求学如缠身恶魔,成日闲潜宿舍,游戏光阴。现实里,却更有一种人,只分选修必修,只看期末考试,只在乎活动分而无视活动本身之意义,可谓惑矣!黄来女上下求索十余载,全凭一颗干净坦荡的进取之心,正是蒲松龄所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拒绝诱惑,拒绝懒惰,是每个人都清楚于胸的道理,然而,拒绝功利,才是读书之大功德。
黄来女用的不比我们珍奇,她用的是心。不仅用心读书,用心学习,用心求知,还用心生活,用心待人。
2005年元月,黄道富准备到武汉边打工边支持女儿读完大学。然而,来汉当天晚上,他突发脑溢血,之后又患脑梗阻,右肢一度瘫痪,祸不单行,2006年初,他又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和膀胱癌!暴雨般急骤的苦难却并没有压垮单薄的黄来女,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一边上课,一边在外做家教在校内做勤工俭学挣钱,维持生计。
于是,她放弃了放纵与享受,她选择了艰苦与承担。她的生活一度显得有些苍白: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花半小时步行到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课后连忙往家赶,替父亲做饭、熬药、打胰岛素。晚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到汉口做家教,然后在深夜昏黄的灯光下,安顿好父亲睡下,她就打开书本开始学习,每天的睡眠常常不足四个小时。
我之所以感动,是因为在老家,我也看过爸爸照顾卧病在床,身患脑萎缩,哮喘和肠胃炎的奶奶,我清楚地知道照顾一个病人的种种辛苦,而当这个病人是自己的亲人,更有一种痛连着心的苦处。
观察了很多校园里所谓优秀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仿佛这辈子只需要接触苹果和咖啡,却把做家务看做比较低智商的工作。说的夸张,实则我以前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不用苹果手机。
然而,一个寒假回来我才发现,只有真正做过一件像样的家务的人,才有资格谈责任心,谈生活。
来女的孝心总让人觉得虽然火红动人却遥不可及,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经历,但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我们不能够朝夕陪伴我们的家人,我们还能做到不让他们担忧,时常关注家里,多给亲人问候。仅此而已,又能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我们应该学习黄来女,学习她的精神。如果觉得这话空,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愿意去相信,在媒体华丽的包装之下,有过一个真实的黄来女,她和我们一样,走进过武大的食堂,走进过武大的图书馆,她和我们一样,生活在武汉的赤火炎夏,瑞雪寒冬中。我们为什么不去相信呢?
笑对苦难,自强不息的那个英雄,也可能,会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