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武汉大学“爱心之旅”暑期支教队来到伯文村已经有五天了,在教学活动刚开始的前两天,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支教队的小老师们均使出“十八般武艺”。
最闹腾的莫过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朝气蓬勃的他们在课堂上很活跃,不仅积极回答问题,而且个个都多才多艺,喜欢绘画,喜欢唱歌,还让老师教他们折纸,但是由于年龄太小,空间上的感知还不太成熟,常常在画画的时候搞得老师哭笑不得。
相对于二年级的小孩子,三年级的孩子们还是比较听老师话的,课余时间,李杨老师教他们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在教室外听着一群小孩子唱歌,仿佛又回到了童真年代。语文课朗读课文的时候,听着他们整齐爽朗的读书声,老师们心中都有着深深的满足感。不过令语文老师无奈又好笑的是孩子们作业里出现的诸如“烂(癞)蛤蟆”这种错误。值得一提的是在语文老师的课上,他们一点也不敢“造次”,全都乖乖地听马晓煜老师讲课。
四年级的孩子可谓“天赋异禀”,教英语的张老师抽查单词的时候,许多四年级刚开始学的单词,有很多同学都认识并能正确朗读出来。语文课上,顾老师讲到河南殷墟的历史的时候,孩子们都异常专注。在课外时间里,孩子们对其他知识也有许多了解,当问到自己的偶像是谁的时候,有个小女孩站起来说是杨幂,令老师感到惊讶。美术课上,有一位女生画的兔子引来全班同学的惊叹,连老师也啧啧称赞。他们也有调皮捣蛋的一面,数学老师王杰就被他们戏称为“光头强”老师;课上调皮的黄焱栋同学被顾老师叫起来,还在那里咯咯地笑个不停,搞得顾老师又生气又无奈。
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他们感恩于老师的帮助,还折纸送给老师作礼物。当谈到梦想的时候,五年级有一个小男孩的梦想可谓壮大——占领地球,这不得不让老师们“佩服”。六年级的老师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大学里的平时分的策略,罗舒瀚老师给同学们规定,平时课堂上有表现分,作业也有作业分,因此孩子们在课堂上都非常积极,老师提问的时候,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后作业也一丝不苟。
小学的孩子们在课上学习,课后作业方面难免会有点马虎,但是队员们都耐心给他们讲解,并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打破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队员们团结一致,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多交给孩子们一点有用的东西,即使再累,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