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娱乐城

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人才培养

【转保卫部】防骗全攻略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威尼斯娱乐城2010 来源: 时间:2012-11-27 访问量:

教你如何防范常见诈骗行为

近几年来,虽然公安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不断更新,诈骗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施以种种利诱,不断得手。根据统计,当前各种骗术约有150余种,而针对高校师生的主要集中在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和街头诈骗三大类,其中,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远程、非接触式诈骗尤为突出。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和街头诈骗三大类27种比较典型和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进行归纳,再次提醒广大师生,凡陌生人无论以任何理由、以任何方式要求转帐汇款,坚决做到不信、不理、不转、不汇;网上购物需谨慎,尽量选择货到付款方式;不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轻信道听途说的各类信息。尽管骗子行骗手段繁多,但大家只要牢固树立防诈骗意识,三思而行,就能够避免上当受骗。

(一)电信诈骗

随着通信业的迅猛发展,借助手机和固定电话实施诈骗的手法不断翻新。骗子使用任意显号软件或其他相关技术,可以任意改变受害者的电话来电显示,蒙骗受害人,诱骗受害人向骗子的帐户汇转资金实施诈骗。

手法1:假冒司法机关人员行骗

冒充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来电任意显示技术,假冒其电话或短信,以涉嫌诈骗、洗钱等理由,谎称因办案需要,要求事主将钱转至所谓“安全账号”。

防范要点

1.司法机关不会以电话、短信方式告知当事人涉嫌某种犯罪,更不会提供所谓的安全账号要求其转入钱款。

2.通过114查询台查询该“办案单位”电话,询问有无此事件,千万不要拨打“办案人员”提供的电话号码。

手法2:谎称“邮包涉毒”行骗

犯罪嫌疑人通常先冒充邮局人员给市民发短信谎称有邮包,且邮包内物品与毒贩子或犯罪案件有关,并提供所谓公安局的号码让市民报警。市民拨打该号码之后,骗子又以要求协助破案为由继续以银行人员身份要求事主将钱转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号,事主在恐慌心理的支配下失去判断,完全听从犯罪嫌疑人的操控,将钱转出。

案例:某高校学生梁某某在某日下午13时左右接到一个自称上海第一中级法院的工作人员的电话,称他们在办理一起贩毒案件,有人冒用梁某某的身份在武汉开办了一张交通银行卡,卡内资金涉及贩毒资金,要扣除其银行卡内的资金,并把电话转到武汉江濮派出所,一个自称陈强的警察让梁某某在电话里报案,所以梁就信以为真。他们又让梁某某重新办一张建设银行账户,要其把她原来的农行卡里的9200元钱取出存入新的建行卡内。后梁某某听信所谓“执法人员”的警告,到校外门口旁边的农业银行将钱取出,然后到校外的一家建设银行里办理建设银行卡(62270012161101xxxxx)。这其中电话一直未断,他们继续让梁某在自动存款机上将钱再转入他们给的“安全账户”­­——(6227003324860092414),梁某按他们要求就把钱转进去了。

防范要点

1.公安机关办案有严格的办案程序,不可能通过电话进行简单操作,希望广大市民在收到类似短信时及时打110报警。

2.切不可拨打对方告知的所谓“客服电话”,更不要将钱转入对方告知的帐户。

手法3:谎称银行卡透支行骗

冒充银行客服人员,向当事人发送“银行卡刷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短信,称其身份证被人利用,在外地办理了信用卡,并高额消费,严重透支。详情请联系XXX电话。当事人一旦电话“垂询”,多名骗子便分别冒充银行客服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服务。只要确定其卡上存有大量资金,便“忠告”当事人将钱转到骗子提供的银行帐户,骗取当事人钱财。

案例:某高校学生詹某某在某日下午15时,在宿舍接到一个录音电话,对方告诉其是重庆渝中区公安局的陈警官,电话号码023-63843355,一个女主任的手机号码:15221814217,说其有一张刑事传票,编号为1078,(其内容为其在重庆工商银行透支了10000多元),并称其涉嫌毒品案件,要查一下他的账户,同时要求其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别人。詹某就按照对方的提示要求,把自己网上开户的中国银行的银行卡(456351080003242xxxx)账号信息、账户密码及动态口令告诉他们,还按照对方要求,在校外银行的柜台上将银行账户内的港币换成人民币。被害人詹某某由于害怕自己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安全出问题,就听信了对方的谎言,被犯罪分子任意摆布,将自己网上银行账户的信息悉数告诉了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后詹某觉得不对劲,大约20时左右回到宿舍上网查询,结果发现他账户上的人民币22232元被网上转账到对方的账号(6013823600025611210),才发现自己被骗。

防范要点

1.收到银行卡消费透支或被盗用信息时,万勿仓促转款。

2.直接到银行查询或拨打银行专用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手法4:谎称购车退税行骗

冒充税务人员,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防范要点

1.国家目前未出台购车退税政策。

2.凡声称购车退税,均为诈骗。

手法5:冒充熟人行骗

打电话给当事人,冒充其同学、同乡、朋友等,或故弄玄虚,让当事人猜其是谁。当事人一旦以为是多年未见的同乡好友,对方就称其在外地因嫖娼、赌博等违法行为受到处罚,或编造发生交通事故、家人住院等需要帮助的谎言,请求当事人向指定帐户汇款,实施诈骗。

案例:刘小姐在单位中用手机接到了一个男子的电话,这个操南方口音的男子问刘小姐的第一句话就是:“猜猜我是谁?”刘小姐满头雾水,问道你找谁?那个男子仍然继续问刘小姐:你猜猜我是谁。刘小姐听到南方口音,觉得似乎是几年前在南方上大学时班级里的福建同学小宋,就随口说道:你是宋XX?对方赶忙接到说我就是宋XX,你最近怎么样。双方聊了一会就挂了电话。大约一个小时候,“小宋”给刘小姐来了个电话,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就要来吉林市了,刘小姐赶紧接了电话。可是,电话那边的老同学“小宋”说道:“老同学,我在长吉高速这边车出事情了,我现在在医院,你能给我汇点钱吗,我把卡号告诉你”。乐于助人的刘小姐听说老同学除了事情,赶紧向“小宋”给的那个卡号汇了5000元钱。可是,汇完钱,刘小姐给“小宋”打电话时,对方却关机了。

防范要点

1.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时,不要随便泄漏自己信息。

2.接到所谓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的电话或短信,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和相关事件;在 没有弄清对方到底是谁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汇款。

手法6:谎称电话欠费行骗

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声称当事人电话欠费,要求其提供账号、密码或将资金转到指定帐户。

案例:某市周某接到一陌生女子的电话,称其座机欠费,并称有人用其身份证信息在福州五一南路开通了一部座机及一张招商银行银行卡,并且该账户涉及一起260万元的诈骗案,后该女子便将电话为其转到自称是福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陈科长”处,该科长称其身份信息可能被盗取,以安全保护为由,让周某某将自己银行卡内的钱转到四张指定的账户进行监管。共计被骗人民币60余万元。

防范要点

1.切勿匆忙转款。

2.电话是否欠费,是否需要将钱转到指定账号,拨打电信部门专用服务热线查询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