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娱乐城

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人才培养

【爱心之旅】2015武汉大学爱心之旅支教队之学生专访(四)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青协 来源: 时间:2015-07-23 访问量:

(记者:何芮杰 摄影:狄成云)指缝太宽,时间太窄,支教的日子匆匆已经过去了大半,除了低年级的孩子们喜欢到学校上课,高年级的同学们同样也喜欢暑期学校的学习氛围。今天采访的对象是伯文村初三的郝龙飞和高二的王晓玉。

郝龙飞,16岁,东姚一中初三年级男生。龙飞已经是第二年来到暑期学校了,这一年他还担任初三的班长。龙飞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能在年级取得前十名的好成绩。他说支教队的老师们在学习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老师们讲课思路清晰,能让自己很好的接受。对他而言,在上一年的学习生活中他印象最深是数学老师孙文斌,他要求很严,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真正能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郝龙飞又说,今年给他触动更多的是王绍轩老师,他强调考试要诚信,教导同学们不能只是将眼界局限于此,应该将眼光放得长远些,要有走出去看看的渴望。龙飞笑着说:“王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更加地意识到父母花了那么多心血培养我,我就应该好好学习,要想使家庭从贫苦的环境中走出去,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想要念高中、念大学!像现在的大学生老师一样,也走一走他们走过的路。”希望成绩优异的他能够如愿以偿,顺利升入最好的高中。

王晓玉,18岁,高二年级女生,第二次到暑期学校学习。她还记得上一次教她的是徐本燕、吴飘、江峰老师,甚至现在还与他们保持着联系,在开朗活泼的燕子姐的影响下,晓玉也逐渐变得热情外向。教化学的王绍轩老师形容她是理科班沉寂气氛中一缕最活跃的气息。对晓玉而言,这些老师们不仅教给了她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她了解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老师们能和她一起快乐地做游戏,也能在她需要帮助时无私地帮她指清方向。

今年的课程已经过去了一半,晓玉现在印象最深的是给他们上心理疏导课的狄成云老师,狄老师给他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从300多分到最后高考成绩为600多分的成长历程。作为高二的学生,晓玉刚刚面对了文理分科的选择,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她将面临更多重要的决定,希望狄老师的人生经验能够帮助她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正如狄成云老师所说的一样,高年级的学生们与小孩子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渴望知识,对新奇的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知识面和素质能力仍与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存在差距,我们不能改变教育差距的现状,但我们希望通过支教的方式尽力缩短这种差距。爱心支教,五年相约,以心画心,不改初衷。

(编辑:李冠星)